首页 > 影赛 > 经验 > 感光度iso有多少,眼睛的感光度ISO是多少

感光度iso有多少,眼睛的感光度ISO是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2-14 16:59:26 编辑:摄影教程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眼睛的感光度ISO是多少

...900左右~ ...只要人的眼睛和神经正常,那眼睛的感光度是无限的 ... 谢谢 采纳!!

眼睛的感光度ISO是多少

2,iso 低感 中感 高感 是多少

一般来说iso数值在200以下可以称为感光度较低,可以让画面更纯净。iso数值在800以上被认为是感光度较高了,当然随着现在的相机技术的发展,iso在1600甚至3200都是可以接受的。至于中感,还真很少听到这个说法,如果按上面的数值范围来说的话,iso数值200到800之间可以算中感吧,呵呵。
高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像我同学的d700在ktv拍照(光线很差)出的片效果很好,iso开的3200也没什么噪点,要是一般的相机早糊了。但iso标25600确实不一定有意义,很多相机很有可能在1600的时候照片就全是彩色斑点了。所以高感好是有好处的,但不代表相机iso越高越好。(d700的最高iso也就6400)

iso 低感 中感 高感 是多少

3,感光度iso该设多少

ISO是感光速度,如果将ISO调高,在快门速度不变,光圈F值不变的情况下,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3363432会得到更亮的画面。反之,如果将ISO调低,在快门速度不变,光圈F值不变的情况下,会得到更暗的画面。在手动档的情况下,调整ISO值后,请参考相机测光参数并根据你的意图来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ISO在小于等于1000时对照片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但还是越小越好(对照片质量来说),同时还要看你的拍摄方法,比如是手持还是支架、环境光是强是弱等等,比如今天是阴天,光线不是很好,你手持相机拍摄,ISO设置到100,那么相机计算出拍好这张照片就需要更长的快门打开时间,那你拍出来的照片由于手抖就有更大虚化的可能,那这时候就要提高ISO感光度来减少快门打开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比如提高到400或者600。如果用三脚架拍摄,那ISO设置第一点就没问题,不过你还要考虑拍摄对象在快门打开时间内的位移会不会大等等。。。多试试多练练就会更快的掌握这些啦~这里举一个ISO应用场景案例:光线不是很好。ISO100情况下,你用了50mm的焦距拍摄,快门速度1/10s,光圈已经到最大了。你没有三脚架,手抖导致画面总是不清楚。你可以尝试将ISO调整到800,尝试使用最大光圈配合1/80s的快门速度。你发现画面的亮度是一样的,但因为快门速度更快了,画面清晰了。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感光度iso该设多少

4,感光度范围ISO1003200 是什么意思啊

ISO是感光度英文简写,作用呢,就是比如,你拍一个移动物体,比如你用100的感光度,使用200的快门速度才能拍摄好,而用了200感光度,则只需要100快门速度,还有其他用处,就不说了
感光度,就是你相机光圈的大小
感光度的范围在100-3200 越高对光线越敏感 光线不足是用得到
这个是看你的拍摄环境,光线很暗iso值就越大,白天一般是100到400,一般的单反到了3200画质就降低了。提高iso值还可以提高快门速度。
ISO感光度作为相机术语,得到了广泛使用。ISO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此组织规定的胶片(图像感应器)对亮度的敏感程度,用ISO 100、ISO 400这样的数值进行表示。大家都知道采用高ISO感光度可在昏暗场景下更好地进行拍摄,不过如果将高ISO感光度用于明亮的场景,由于图像感应器在短时间内读入了更多的光信号,所以可以使用比低ISO感光度更高的快门速度
快门越高,镜头进入的光就越少,照出来的照片就越暗,所以晚上照相的时候要降低快门速度,但是快门速度降低了以后,相机等待时间增长,若手不稳就会造成画面模糊,所以晚上照夜景就需要三角架来保证相机的稳定。iso是感光度,功能是,牺牲画面质量来提高照相时的快门速度,也就是说,当光线不足时,又没有三角架的时候,想照出正确的曝光度,就需要将iso调高,只不过iso越大,照片质量牺牲越大,噪点就越多。

5,什么叫ISO感光度

哎 不知道就别解释 Ctrl+C 一族更是无语 ISO 说白了呢 就是设定相机的感光元件(老式相机是胶卷,数码相机是CCD和CMOS)对光的敏感程度 ISO 200 就比ISO 100时 对光敏感程度加了一倍 为什么要设定这个数值呢,ISO设定高的时候可以在相同情况下让曝光时间更短些(因为对光线更敏感了),曝光时间短有利于手持拍摄,否则手持长时间曝光很容易模糊 如果你明白以上我说的,你肯定会问那ISO岂不是越高越好么,ISO一般最高设定在800-1600,因为更高的ISO就会使所拍摄的照片产生大量的躁点,夜晚尤其严重,为使照片美观干净,所以一般把ISO设定在800左右即可,至于卡片机那些以超高ISO都是噱头,没什么实际作用的 希望我这么解释可以明白
以前胶片相机时代; 每种胶片其生产厂家都标有ISO感光度指标。如柯达在它的Plus-X胶片上标有ISO 125,在Tri-X胶片上标有ISO 400。如你所知,标明的数据愈高,胶片的速度愈快,即对光愈敏感。 不同胶片ISO感光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与相机快门指数之间或光圈指数之间的关系一样,即ISO 100胶片的速度为ISO 50胶片速度的两倍;也即前者的感光度为后者感光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用ISO 200胶处片以1/250秒,光圈f8拍摄景物,那么用ISO 100胶片拍摄同一景物就必须给以两倍的曝光量。为什么?因为ISO 100胶片只有ISO 200胶片一半的感光度。 同样, 这样的概念应用到数码相机上, ISO数据越高, CCD对光的敏感度越高, 同时CCD之间的相互干扰也越多(就是一般说产生的噪点)
数码相机的ISO原理   我们在拍摄活动中改变数码相机的感光速度并不需要更换胶卷,只需调节相机内设ISO值即可,数码相机是怎样实现可随意调节ISO的呢?相信这是令很多数码爱好者费解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数码相机内部影像传感器的信号传输原理。   1、CCD的信号传输原理   我们都知道当光线透过镜头射到CCD上,相应强度的电荷量就会被蓄积在感光电极之下,单位存储电荷量的多少取决于单位感光单元受到光照的强弱,当我们押下快门释放开关时,各单位上的影像电信号被传输给模数信号处理组件(ADC/CDS),这一切动作都必须受到相机内部影像处理器的脉冲操控,通常被分成相互传递型和单一传递型两种传输方式。   2、ISO原理的通俗理解   传统胶卷的感光度是通过改变胶卷的化学成分,来改变它对光线的敏感度,而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不变的,现在步入正题通俗地说说原理吧。数码相机普遍采用了电子信号放大增益技术,与ISO数值相对应的是电子信号放大增益值,比如设定在标准值时提供等同ISO100的增益幅度,对应ISO200和400的增益值可通过提高增益幅度实现。那么增益幅度是怎么实现的呢?   提供高感光度时自然需要提供相应的增益幅度,在输出影像信号前都必须做相应的信号放大,因为CCD的输出电平较低,尤其当环境光线黯淡时,为了使影像发生量变,放大器就按相应的ISO数值加大增益幅度。   此外,在给定的CCD面积内增加像素数会导致保持感光度变得困难。单位像素的面积减小,入射光强减弱,如果为了提高ISO数值,调用更高的增益值将会导致影像质量的恶化。因此可爱的厂商又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影像信号读取时将CCD存储的原始影像信号相加可相对提升感光度。通过将两个像素信号相加并传输,便可获得原来两倍的感光度。但这种工作方式也有其缺陷,只适合较小的影像模式,因为像素数在处理中减半了。   影像业界第三种提供高ISO数值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把数个像素点当成1个像素点来进行感光的方式,从而提高感光速度。如图5所示,比如标准的ISO100是对感光元件的每个像素点感光,要提高到ISO200的感光度,只需要把2个像素点当成1个点来感光,就能获得原本2倍的感光速度,如果要提高到ISO400的水平,一次类推只要把4个像素点当成1个点来感光,便能获得4倍的感光速度。与第二种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合并像素后感光,而第二种方式则是对感光信号的叠加,故该工作方式对高像素机型较有优势,但噪点的产生比前两种来的更为明显。   三、高ISO带来的只有噪点   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其二是画质,越低的感光度带来更细腻的成像质量,而高感光度的画质则是噪点比较大。   说到这里顺便导入一个概念——噪点,主要是指CCD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像中的粗糙部分。那么噪点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要明白对于作为电子产品的数码相机来说,内部的影像传感器在工作中一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周边电路和本身像素间的光电磁干扰,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出的图片一定会存在噪点,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程度的轻重而已。   对于第一种提供高ISO数值的解决方案来说,在加大增益幅度的同时,噪点信息也被相应放大,故在高ISO画面中噪点也越发明显;而第二种方式如上文所述那样,在获得高ISO的同时与成像相关的像素数也会成倍缩减,为了保证成像尺寸原本的影像信息会被扩大,噪点就这样产生了;对于第三种解决方案而言,因为减少了感光像素,所以在白平衡过程中只有进行像素插值才能得到完整的影像。相信这三条解释并不难理解,对于现在数码相机中流行的“降噪功能”就是为了消减第三种解决方案带来的噪点而设计的。   相信经过本文的论述,数码相机拥有可变ISO感光度已不再是秘密了,虽然高ISO在噪点方面还是令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担忧,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和更明亮的画面,这也算是一种不增加成本的折中解决方法。
(ISO是什么?) 一般我们在提到感光度的时候都会说 ISO100、ISO80 等等 这里所说的 ISO 其实是一个与感光度本身没有关系的用语 。 ISO 是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的简称 指的是国际标准化规则 。 所以我们说的 ISO100 就是指“胶卷的感光度在国际标准规则下相当于 100”的意思 。 如果我们不是用国际标准规则,试用其他的方式来说也可以 。 比如说美国的标准 ASA(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 日本业界标准 JIS(Japan Industrial Standard ), 欧洲标准规则 DIN(Deutsche Industric Normen) 等等 。 当然现在我们在提到感光度的时候一般是说 ISO100 可是这在过去应该写作 ISO100/21,还要在后面加上 ASA/DIN 。 结论就是 ,今天我们所说的 ISO100 严格来说 ,不是ISO而是ASA100才对 。 作为参考,我们列出了ASA与DIN的对比数值 。 ( 感光度是什么?) 用ISO标示的感光度又是什么呢 ? 胶卷的感光度是指胶卷对光的敏感程度 ,也就是在接触光以后 ,胶卷的变化速度 。 对于没有胶卷的数码相机来说,一般采用固定的方法进行换算。 如果用感光度对胶卷进行分类的话 , ISO25-50 是低感光度 、 ISO100-200 是中感光度 、 ISO200-400 是高感光度, 在此之上(ISO800-3200)则是超高感光度 。 使用高感光度的胶卷 ,即使在光亮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拍摄 , 不使用闪光灯也可以 ,因此可以节约电池的使用 。 这样是不是无条件地追求高感光度就是好的呢?当然不是 。 感光度越高 ,粒子就越粗糙 ,画面质量也就越差 。 容易发生一般所说的噪音现象。 因此 只有在使用闪光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太阳落山时或者房间比较狭窄) 才选择使用高感光度进行拍摄,平时就使用 ISO100, 夜间拍摄的时候 ,与其提高感光度不如采用增加曝光时间的方式来的效果更好 。 大多数的相机都把 ISO100 作为标准感光度 , 理由就是一般来说在 ISO100的 情况下拍摄效果是最好的 。
简单的说就是相机通过处理使相片稍稍亮一点.这点在电脑上也可以做到的.
ISO 对新手 和非专业人士没有用,把它放到80. 100或200就好
文章TAG:感光度iso多少眼睛感光度iso有多少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