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赛 > 问答 >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第三章内容,摄影灯光书有没有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第三章内容,摄影灯光书有没有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1-10 09:08:31 编辑:摄影教程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摄影灯光书有没有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

摄影灯光书有没有

2,美国摄影用光教程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是2016年3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 Fil Hunter、[美] Steven Biver、 [美] Paul Fuqua 。本书以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指导,为读者全面提供了有关光线的特性和用光原则的理论。书中包含大量精彩作品和布光示意图,并加以详细地步骤指导。对于如何为那些较为困难的被摄体——如各种性质的表面、金属体、玻璃制品、液体、极 端情形(黑对黑和白对白)、人像等——进行用光,本书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新版本增加了全新章节“建立你的新工作室”,重新修订并扩充的第8章“表现人物”,超过100幅新照片和信息栏,更新了有关闪光灯、LED灯板和荧光灯的新近信息等新内容。本书适合专业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摄影艺术专业课程的教材。通地学习本书,你将能够:掌握拍摄金属物体、玻璃物体和肖像的用光技法;掌握如何做出适合拍摄场景的判断,决定如何捕捉拍摄对象的关键细节;掌握用后期处理来解决用光问题的方法。用光技法一直在变化和发展,但光的性质是不变的。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

3,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眼镜,望远镜,照相机,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4,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的图书目录

第1章 学习用光1.1 用光涉及的原理1.2 原理的重要性1.3 拍摄对象的选择1.4 需要这些训练吗1.5 需要什么样的相机1.6 应该用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1.7 需要什么设备1.8 还需要了解什么第2章 光:摄影的原材料2.1 光的定义2.2 摄影师如何描述光2.2.1 光的亮度2.2.2 光的色彩2.2.3 光的对比度2.3 光与用光2.4 拍摄对象如何影响用光2.4.1 光的传播2.4.2 直接传播和漫反射传播2.4.3 光的吸收2.4.4 光的反射第3章 反射与角度的管理3.1 反射的类型3.2 漫反射及平方反比律3.3 直接反射3.4 角度系3.5 带偏振的直接反射3.5.1 区分偏振反射与普通的直接反射3.5.2 将普通的直接反射转变为偏振反射3.6 应用原理第4章 表现物体的表面4.1 摄影师的编辑工作4.2 利用漫反射4.2.1 光源的角度4.2.2 使用通用定律的成功与失败4.2.3 光源的距离4.2.4 克服“不可能”的困难4.2.5 使用漫反射和阴影表现纹理4.3 利用直接反射4.4 同时表现多种表面4.4.1 使用镜头偏振过滤器4.4.2 使用较大的静止光源4.4.3 使用多个光源4.4.4 使用遮光布4.5 表现复杂的表面第5章 表现物体形状和轮廓5.1 深度提示5.2 透视变形5.2.1 变形作为深度提示5.2.2 操纵变形5.3 色调变化5.4 光源的尺寸5.4.1 大型光源与小型光源5.4.2 到拍摄对象的距离5.5 光源的方向5.5.1 侧面用光5.5.2 上方用光5.5.3 辅助光5.5.4 增加背景深度5.6 理想的色调变化5.6.1 拍摄建筑:减少色调变化5.6.2 拍摄圆柱形物体:增加色调变化5.6.3 注意表面细节5.7 拍摄表面光滑的盒子5.7.1 使用深色背景5.7.2 消除盒子顶部的直接反射5.7.3 消除盒子侧面的直接反射5.7.4 使用其他方法消除直接反射5.8 使用直接反射第6章 拍摄金属物体6.1 拍摄平面金属物体6.1.1 表现金属物体的明暗6.1.2 确定角度系6.1.3 为金属物体用光6.1.4 保持金属物体亮度6.1.5 拍摄金属物体时的正常曝光6.1.6 保持金属物体灰暗6.1.7 有效的折中6.1.8 控制灯光的有效尺寸6.1.9 保持金属物体的四方形状6.2 拍摄金属盒子6.2.1 浅色背景6.2.2 透明背景6.2.3 光滑的背景6.3 拍摄球形金属物体6.3.1 掩饰6.3.2 使相机远离光源6.3.3 使用帐篷6.4 其他方法6.4.1 偏振过滤器6.4.2 黑色魔法6.4.3 消光剂6.5 适用的拍摄情况第7章 拍摄玻璃物体7.1 涉及的原理7.2 面临的问题7.3 相应的解决方案7.4 两种对立的用光方法7.4.1 亮视野用光7.4.2 暗视野用光7.5 结合使用两种方法7.6 最后的修饰7.6.1 清晰表现玻璃器皿表面7.6.2 背景用光7.6.3 最小化分界线7.6.4 防止眩光7.6.5 消除无关反射7.7 非玻璃物体的复杂性7.7.1 表现玻璃杯中的液体7.7.2 把液体作为透镜7.7.3 表现不透明的次要拍摄对象7.8 识别首要拍摄对象第8章 照明灯仓库8.1 单光源设置8.1.1 基本设置8.1.2 光源尺寸8.1.3 光源与表现皮肤纹理之间的联系8.1.4 放置主光源8.1.5 选择拍摄较好的侧面8.1.6 宽位用光和短位用光8.1.7 表现眼镜8.2 其他光源8.2.1 附加光源8.2.2 背景灯光8.2.3 头发光源8.2.4 强聚光8.2.5 镶边光源8.3 基调与色调8.3.1 暗调用光8.3.2 明调用光8.3.3 保持色调8.4 拍摄深色皮肤的模特8.5 日常环境中的肖像摄影8.5.1 窗户作为主光源8.5.2 太阳作为头发光源8.5.3 结合使用摄影棚光源与环境光源8.5.4 合理使用光源8.6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第9章 极限9.1 特征曲线9.1.1 完美的曲线9.1.2 糟糕的相机9.1.3 过度曝光9.1.4 曝光不足9.1.5 真正的CCD9.2 两种基本的摄影技术9.3 白色对白色9.3.1 “白色对白色”场景曝光9.3.2 “白色对白色”场景用光9.3.3 拍摄对象与背景9.3.4 使用不透明的白色背景9.3.5 使用半透明的白色背景9.3.6 使用镜子背景9.3.7 保持小型背景的尺寸9.4 黑色对黑色9.4.1 “黑色对黑色”场景曝光9.4.2 “黑色对黑色”场景用光9.4.3 拍摄对象和背景9.4.4 使用不透明的黑色背景9.4.5 使用光滑的黑色表面9.4.6 使拍摄对象远离背景9.5 直方图9.5.1 预防问题9.5.2 过度处理9.6 曲线9.7 用好基础知识第10章 移动光源10.1 选择正确的闪光灯10.2 正确曝光10.2.1 闪光灯决定曝光量10.2.2 使用闪光测光计10.2.3 计算曝光量10.2.4 计算闪光指数10.2.5 使用闪光指数10.3 获取更多光线10.3.1 聚焦的闪光灯10.3.2 多个闪光灯10.3.3 多次闪光10.4 提高光源的质量10.4.1 反光照射10.4.2 羽化灯光10.5 不同的光色10.5.1 光源的颜色10.5.2 非标准光源10.5.3 混合色10.5.4 补救方法10.6 不同时段的用光10.7 把摄影棚光源作为外景光源使用

5,有没有类似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的书籍

你说的是曝光?还是布光?如果是曝光的话纽摄真的不错如果是布光,时尚杂志社代理出版了一本商业摄影布光圣经,还是很不错的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程》有讲述传统胶片的步骤的。

6,如何布光让物体无阴影掌握布光方法完美的表现出物体的表面百度

掌握布光方法 完美的表现出物体的表面 所有的表面都能产生漫反射和直接反射,并且有的直接反射带偏振光。但大多数表面所产生的反射并不是这三种反射的均匀混合。在有些表面中,一种反射可能会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反射,三种反射的数量差异决定了物体表面的差异。 我们能看到这些反射,但却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它们。摄影师们知道经过大脑处理过的场景影像与实际场景是有区别的。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能够迅速地发现照片中的缺陷,但即使我们在检查拍摄场景时极为仔细,也根本发现不了这些问题。大脑中的无意识部分为我们提供处理场景的“服务”,删除那些无关的和矛盾的信息,然而观众在观看照片时却会充分地意识到这些细节。 我在这里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现象。在拍摄和制作照片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别人没有意识到的处理工作。 用光的第一步是观察场景中的被摄对象,确定是何种反射造成了被摄体的特定外形。下一步是确定光源、被摄体和照相机的位置,以使照片能够很好地利用某种反射而将其他两种反射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明确我们想让观者看到的是哪种反射,然后再进行拍摄,以确保他们看到的是我们想要表现的反射而非其他。 利用漫反射 在论及有关表现的任何内容时就一定要提到质感这一话题。首先来看看未能表现被摄物体质感的照片,这将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用安装在照相机上的独立闪光灯拍摄下图中手套表面的细节。如果目的是表现质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幅照片没有达到目的。 手套的明亮色彩导致了这个问题的产生。我们知道光照下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漫反射,并且理想的漫反射,其亮度与照明角度无关。因此,照射在手套纹理颗粒的侧面,进而反射回照相机的光应该和照射到颗粒顶点的光的明亮度几乎相同。 我们可通过将光源移动到与手套表面成较小角度,使其“掠过”表面纹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每一个纹理颗粒都会获得一个高光面和一个阴影面。布光示意图如下: 这种突出质感的用光方法几乎凭直觉也能理解。即使没有我们的帮助,摄影初学者迟早也能掌握。我们并不打算讲显而易见的道理,相反,我们是想将这个手套的用光与其他不太明显、同样的技术根本不起作用的例证进行对比。 利用直接反射 下图的用光方式与成功表现出上图中皮手套质感的用光方式相同。这个例子表明,在不适当的时间运用有效的技术时,也是有可能获得糟糕的照片的。合适的用光能够成功地表现手套的质感,但同样的用光却使笔记本的封面细节几乎丧失殆尽,只能通过我们的描述才知道封面确实存在着纹理。 侧光能够在纹理颗粒的一侧形成阴影,另一侧产生散反射高光,我们就是运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淡棕色手套的表面细节的。在黑色皮面笔记本的封面上,相同的阴影存在于每个纹理颗粒的一侧(尽管你看不到它),但颗粒另一侧的漫反射高光消失了。这张照片的问题在于被摄对象本身。它是黑色的,根据定义,黑色物体几乎不产生漫反射。 我们知道增加曝光可以使皮面上的微弱漫反射得以表现,但是这种方法很少被采用,因为大部分画面都是重要的浅色调区域。如果我们增加曝光,被摄对象上浅色区域的高光细节可能完全消失。 如果我们不能从皮革封面获得足够的漫反射,那么我们将尝试创造直接反射。这似乎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由于直接反射只能通过限定的角度范围内的光源来产生,所以我们的第一步是确定光源的角度范围。 为了使整个表面都能产生直接反射,光源面积必须大到能充满整个角度范围。这幅图片的光源可以是多云的天空、柔光箱或由另一个光源照明的反光板,最重要的是,光源应该具有合适的尺寸,而且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注意,这种布光方式可能和拍摄白布的布光没有太大区别。我们把光源放置在被摄体上方,而不是一侧,这就几乎消除了能够表现布料纹理的小块阴影。我们采用大型光源取代小型光源,这就意味着保留在纹理中的少量阴影会过于柔和,以至于不能清晰地展现对象的质感。 上图的布光示意图如下: 用光效果的明显提升来自良好的反射控制。皮革表面几乎不能产生漫反射,但却能产生大量的直接反射。对适用于某一表面的反射类型加以利用,我们就能获得足够出色的效果。 同时表现不同性质的表面 在很多时候,为了让图像达到绝对清晰的程度,场景的有些部分需要漫反射,而其余部分需要直接反射。在很多这样的拍摄案例中,我们能轻松地处理场景中的重要部分。如果这部分得到妥善处理的话,观众就不会注意到表面其他部分用光的微小缺陷。但在某些情况下,表面上几个完全不同的部分都很重要,因此这些不同部分必须采用不同的用光方式进行处理。 下图是一张试拍照片。照相机右侧的一个小型光源为这些汇集在一起的表面提供照明。此时,光源的唯一作用是更好地照亮被摄对象,使它们能被照相机拍摄下来。 在布光之前,我们必须确定场景的重点在哪里。这张照片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对一张即将发行的音乐CD的兴趣。记住这一点,照片必须突出光盘及其包装。同时,粘贴的标签对于传达相关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上面的照片中,所有重要的表面细节中,只有标签上的文字得到了适当表现。黑色封套内的黑色光盘以及黑色的包装盒缺少足够的阴影细节,甚至没有得到合理的影调再现。 解决这个难题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一小块遮光板,其大小刚好与在标签上产生直接反射的角度范围相当,不能大到遮挡住在被摄体其余部分产生直接反射的角度范围。 尽管遮光板能遮住标签上的所有直接反射,但图中的遮光板其实并没有遮住很大的光源面积,我们仍可以从使标签产生漫反射的角度得到大量光线。因此,整体曝光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要使遮光板大小合适、位置恰当,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注意,遮光板离光源越近,遮挡相同角度范围所需的尺寸就越大;而且遮光板越大,遮住的照明光线就越多,影响曝光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应该让遮光板离被摄对象尽可能近一些,这样一块更小儿的遮光板就能够达到目的了。但遮光板离被摄对象越近,在它们表面产生可见阴影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遮光板远离光源时,会导致光源与遮光板相比面积相对变小。因为光源面积越小,阴影越硬、越显眼。因此遮光板需要与被摄对象保持足够距离以避免产生可见阴影,但也应与光源保持足够距离,以免面积过大而遮挡照明光线。最终产生良好效果的布光示意图如下: 上图就是这种设置的结果。标签上的直接反射消失了,但光盘或包装盒的直接反射仍然存在。 以上图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第4版)》

7,第3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头领杀退县衙之兵,去延安寻找师傅王进,与鲁提辖在渭州潘家酒店相遇。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打死郑屠。
开新的觉醒和新图

8,摄影入门的目录

第一章 熟悉摄影器材第一节 相机第二节 相机主要部件第二章 使用相机第一节 安装和取出胶卷第二节 拍摄的姿势第三节 拍摄过程第三章 运用景深第一节 景深第二节 景深运用第四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画面格式第二节 构图法则第三节 摄影构图方法第四节 构图常用技法第五节 摄影第六节 图片剪裁第五章 光的运用第一节 自然光第二节 人工光第三节 光的分类运用第六章 数码相机第一节 数码相机的选购第二节 数码相机的使用第三节 数码相片

9,寻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相关资料

  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贝多芬   希望有助于大家对老贝月光的喜爱~~~~   1800年春,30岁的贝多芬开始为来自意大利的古安鲁迪伯爵的爱女朱利埃塔教授钢琴.这个长着一头褐色头发,有着双褐色眼睛的16岁可怜少女,虽然连续数月都要接受他的严格教导,但是却在这期间与贝多芬两人萌发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师生恋情.这段浓烈的感情,对于两年以来一直怀着暗淡心情,孤独而又悲伤地生活着的贝多芬来说,无疑就是一到曙光,然而在女孩父亲的坚决反对下,它还是无疾而终.   而这首名曲也正是贝多芬在这段短暂的恋爱时期内所写下来,献给唯一的古祺阿地朱利埃塔的乐曲.虽然贝多芬把这首曲子的名字定为(幻想曲),但是诗人海恩里希*雷尔斯塔布在听了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后评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因此从这也衍生出了现在(月光)这个名字.   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   于一般的钢琴演奏曲不同的是,这首乐曲没有使用演奏的方式,而是通过不规则的三部曲形式形成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悠然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序曲小节开始,虽然是变得柔弱,但是却是一中非常优美的极具幻想性的旋律.马上进入第二主题后大调取得了主角的位置,但是却与第一主题具有近乎一样的性格.中间部分是围绕第一主题为中心展开,在进入第三部分时,它返回到第一部分时出现过的两个主题上,在淡淡的灯光中,静悄悄地将整首曲子结束.   第二乐章 行板降D大调 3/4拍子,三段体   对于这节既幽雅又诙谐的乐章,最著名的评论是李斯特所说的:"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曲中穿插着三重奏的旋律,让人如同看到了妖精舞着动人的舞蹈,轻轻地引导出主题.   第三乐章 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 4/4拍子,鸣奏曲形式   这是一章最具有贝多芬特色的乐章,再次可以清楚地让人体会到他真正的性情.乐曲犹如暴风雨般的盘旋而入第一主题,随即在小调的牵引下转入激情澎湃的第二主题.进入展开部分后,两主题交错演奏.如同洪水爆发,最终,激烈的重音结束全曲.

10,摄影基础的考点有哪些

1、基础知识。问答卷。 2、实际操作。(布置景布、镜头调距、灯光、) 我只记得这点了。不好意思了。
看看这个目录 会对你有帮助的 第一章 摄影概述   第一节 摄影成像的原由与发展   一.针孔成像的起源   二.透镜与镜箱的诞生   三.摄影史上的三个时代   第二节 摄影成像的形式与流程   一.成像的形式   二.摄影的流程   第三节 摄影的分类形式   一.依据光照条件   二.依据表现手法   三.依据拍摄内容   四.依据拍摄环境   五.依据产业性质   第二章 摄影器材   第一节照相机   一.照相机的分类   二.照相机的镜头   第二节 光圈和快门   一.光圈系数   二.快门系数   第三节 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一.胶片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二.数字照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第四节 感光材料和感光元件   一.感光胶片   二.感光芯片   第五节滤色镜   一.黑白摄影滤色镜   二.彩色摄影滤色镜   三.黑白与彩色摄影通用滤色镜   第三章 摄影用光   第一节曝光技艺   一.曝光组合   二.光线与色彩   第二节 光源与色温   一.日光的色温   二.人造光色温   三.色温的运用   第四章 摄影构图   第一节 构图的目的与要   一.构图的目的   二.在画面中的水平走向   三.关于主体的位置   第二节 构图的景别与视角   一.5种景别   二.3种视角   第三节 关于地平线的位置处理   一.在画面中的上下结构   二.在画面中的水平走向   第四节 关于建筑物的画面构成   一.关于建筑物的纵轴线   二.关于纠正形变的方法   第五节 关于画面的视觉平衡   一.视觉平衡的表现形式   二.画面平衡的表现方法   第五章 专题摄影   第一节 人像摄影   一.光位的选择   二.光比的选择   三.环境的选择   四.特殊环境与光向效果   五.造型的两态三要素   第二节 风光摄影   一.风光摄影的分类   二.风光摄影的器材   三.风光前景的表现   四.风光摄影的基调   五.风光摄影的色温   六.特殊景色的拍摄   练习与实践   第三节 静物与广告摄影   一.静物与广告摄影的常用器材设备   二.静物与广告摄影的质感表现   三.一般商品静物的拍摄方法   四.广告摄影画面的创意   练习与实践   第四节 体育摄影   一.体育摄影对器材的特殊要求   二.体育摄影的必备要素   三.体育摄影的表现手法   四.特定拍摄项目和场地的制约   五.体育摄影作品的创作技法   ……   第六章 数字图像处理
文章TAG:美国摄影摄影用光教程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第三章内容

最近更新